拟依托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设立郑州开放大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体制;市县两级开放大学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开展独立核算、拥有独立办学场所,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设施和教育教学管理队伍……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郑州市开放大学更名和设置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开放大学改革发展,推动全市广播电视大学体系整体转型,构建服务我市全民终身学习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拟依托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设立郑州开放大学
《方案》明确,我市要建设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融合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为一体,以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和技能社会建设为使命,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特征,面向社会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新型高校,成为我市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有力支撑,建成中部领先、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市级开放大学。
(相关资料图)
关于设置形式和条件,《方案》提到,市级开放大学:拟依托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设立郑州开放大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市级开放大学内设机构岗位职责明晰、分工合理,设立与河南开放大学办学业务相对应的招生、教务、学籍、考务、技术、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等办学业务部门或专职岗位。推动学校内部其他普通本专科学院和开放大学业务联通、融合发展、资源共享,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新型高校”特点的新型管理体制和灵活多样运行机制,提升开放大学服务能力。
县级开放大学:县级开放大学命名统一规范为“某某(县域名)开放大学”。县级政府要发挥统筹作用,以现有广播电视大学或独立设置的社区学院为主体,整合区域内相关教育资源,征求河南开放大学意见,经本级政府批准后更名或设置县级开放大学,并以市为单位,集中报河南开放大学备案。在郑州市辖区可根据实际,由郑州开放大学依据上级有关规定,设置郑州开放大学(某某区)学习中心。
市、县两级开放大学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开展独立核算、拥有独立办学场所,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设施和教育教学管理队伍。
按照新型高等学校机构建设,业务接受上级开放大学指导
围绕开放大学学校性质、办学职能、体系建设等,《方案》作了具体明确。
性质定位:郑州开放大学按照新型高等学校机构建设,由郑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和领导,业务接受上级开放大学指导,郑州市教育局按照市属高校管理和指导郑州开放大学的工作。主要职责是:承担上级开放大学办学业务,因地制宜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和社会培训等,服务本地全民终身学习和技能社会建设,推进办学体系建设,探索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融合发展。郑州开放大学统筹全市开放大学体系及办学业务,办好人民群众身边的大学。
改革发展:以贯彻落实河南省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和郑州开放大学更名为契机,科学编制开放大学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发展战略和发展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由注重线上教育教学向线上线下教育教学融合发展转变。加强合作办学,依法依规探索多元化合作办学形式。建设学分银行制度,对接河南省学分银行,为学习者学习成果的存储、认定、积累、转换提供相关服务,构建终身学习和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办学职能:一是做强学历教育。采用非全日制教育形式,实行注册入学、完全学分制,基于开放教育和技能社会特点,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开设应用型、技能型学科专业,满足社会需要,推行宽进严出制度,提高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质量;二是发展特色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就地在岗培训方式,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三是做大非学历教育。拓展社区教育,扩大社会培训、办好老年教育。开展职业技能、社区工作者、社区党员、社区志愿者等在线教育和培训工作,成为我市非学历教育的重要基地。
体系建设:推动我市广播电视大学体系整体转型为开放大学体系,搭建开放大学、社区大学、老年大学“三大合一”办学模式,构建以郑州开放大学、县级开放大学为主体,行业企业开放学院为补充的覆盖全市、布局科学、运行高效的办学体系。
信息化建设:依靠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快建设郑州终身学习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学习网络。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实现教学、管理、服务一体化。通过吸收引进、借鉴利用、自主开发等多种途径,建成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的优质课程资源,建设终身学习资源库;建立高水平的信息化服务能力,满足学习者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
构建“四个平台”:主动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终身化、融合化教育发展趋势,把郑州开放大学建成我市终身教育的主要平台、在线教育的主要平台和灵活教育的平台、对外合作的平台,成为郑州市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力量和建设技能社会的有力支撑。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各类群体,开展学历提升和职业培训,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推进“互联网+技能培训”,提升全体市民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郑州开放大学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建设乡村振兴网络学院,推进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县域培训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终身教育创新基地,建设终身教育高端智库;推进社区教育四级办学机构规范化建设,推动每个区县(市)至少建设1所开放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融合发展的开放大学(学习中心)。
正观新闻记者 董艳竹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